CIL (Carbon In Leach)浸出工藝,即炭浸法提金,是一種向礦漿中加入活性炭并同時進行浸出和吸附金的工藝流程,其簡化CIP(Carbon In Pulp)炭漿法工藝中氰化浸出礦漿和活性炭吸附這兩步為一步,在減少損耗的同時降低管理成本。同傳統的CCD工藝相比,更是節省了66%的投資成本,是現代化金礦選礦優選的工藝流程。
CIL工藝適用于品位高的大型金礦選礦和伴生銀銅含量較多的金礦。相比于炭漿法和傳統方法,利用此法可以得到顯著的經濟效益提升。對于小型金礦則推薦寶山金精礦浮選工藝。
寶山礦裝為津巴布韋某礦業公司設計的1200噸/天金礦選礦廠項目即運用了CIL提金工藝,經工藝設計土建和安裝調試后現已投產,該項CIL提金方案終課的金浸出率為91.5%,為礦主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。
1. 破碎磨礦階段后,將礦漿加入9只呈階梯布置的氰化浸出槽中,先在頭2只進行金礦漿的氰化,在后6-7只浸出槽中邊進行氰化邊加活性炭進行逆流吸附作業。
相比于CIP工藝和其他傳統工藝,寶山CIL工藝大大縮短了氰化作業時間,減少了金在滯留環節中的資金積壓,以一個月處理量10萬噸的7.5g/t金礦氰化廠為例,CIL炭浸法相比于CIP炭漿法節省投資成本48.6萬美元,減少金滯留在生產中的積壓20.17萬美元,扣除工藝中多付出的1.26萬美元活性炭成本,節省和提前回收資金67.51萬美元。
2. 在加活性炭的環節,將寶山選礦設計院特別選取的進口椰殼活性炭(空穴小、活性高、耐磨、可再生)加入礦漿,利用其吸附金銀的特性溶解和吸附金銀離子形成載金炭。
相比于傳統工藝,寶山CIL工藝設計中金銀的溶解伴隨著活性炭對其的吸附同步進行,不會因為離子濃度過高對其溶解產生影響,大大提高了對伴生金屬中銀銅等貴金屬的回收率,顯著提高經濟效益。
3. 振動與脫水設備是礦漿與炭逆向運動的關鍵設備,利用寶山礦裝設計的液壓壓濾機和高頻振動篩,可以有效減少礦漿在連續泵送和振動篩面上的炭磨損,降低成本,便于維護操作。
攪拌過程中用到的中央充氣提升管可以使礦漿進行小循環,相比于其他機械攪拌槽,寶山的這一設計可以使電耗減少70%,且固體物料均勻懸浮,活性炭磨損小,金的回收率高。是現代化氰化廠中的重要設備。
載金炭經解吸獲得的貴液中含金銀氰化絡離子濃度較高,而雜質離子大為減少,為電積法從貴液中還原回收金提供了理想的溶液,后經寶山一體化作業解吸電解系統的處理,即可安全經濟的得到高純度的固體金。